英雄太行 红色记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作者:李中朝|
2021-02-19 |
来源:原创
英雄太行 红色记忆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北起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保定市易县狼牙山——保定市阜平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大纪念馆——邯郸市涉县129师陈列馆,南到河南省安阳林州市红旗渠。
解说:
《英雄太行红色记忆》系列红色山水国画是传统文化和太行红色革命老区精神的充分展示,是太行山红色文旅史上重要的一笔,它打破了一般山水画所带出的凝固之气,而显露出画面的空濛和松动,超越了一般山水画的窠臼,而蕴含着一种神奇的自我改变,并具备雄伟大气、瑰丽神奇的特征。《英雄太行红色记忆》系列红色山水国画有着传统的文脉和红色太行的谋篇布局,笔墨生动,气韵灵动,尤其是在笔墨的运用上体现出画家较强的控制力和对革命精神的追随力。
解说:
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点燃了救亡图存的星星之火,成为峥嵘革命的红色圣地。202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河北广播电视台《文化之旅》栏目会同著名山水画家走进太行山革命老区,沿着太行山行程99天,穿越革命老区从北京房山区霞云岭到河南省红旗渠,记录太行山革命时期的重要据点,为绘制《英雄太行红色记忆》系列红色山水国画打下了坚实的创作基础,将英雄太行山的七个革命历上重点部位,在中国传统太行山水画上重点突出。
解说: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以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展现出计利天下的国家胸怀。河北,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红色故乡,英雄壮举,令人神往,让人亲近。今天,我们用一个非常难得的视角,让我们由北向南穿越历史的硝烟,聆听为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传奇故事,感受无数先烈非凡的勇气和英雄气概。
在北京霞云岭国家森林公园西部,“京都屋脊”白草畔山腰堂上村,有一个纪念馆因为一首歌被众所周知,那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日军来到房山大防岭前的平原地带,并于1937年8月初侵占了良乡城。9月16日又占领了房山城。1938年3月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点燃了全国的抗日烽火,聂荣臻司令员率宋时轮、邓华支队开赴平西,创建了以百花山为中心的平西抗日根据地。平西人民从此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在平西抗日烽火中,曹火星同志1943年10月在霞云岭乡堂上村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歌曲,伴随着中国革命的成功唱遍了全中国,唱到大江南北,成为了一首家喻户晓的不朽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赞歌从革命战争时期唱起,久唱不衰、历久弥新,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她反映了历史的真理,表达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
永远跟党走,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深植在红色山河之中,进入河北保定,“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易县因“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而闻名。1941年9月25日五勇士为了掩护部队撤离他们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狼牙山五勇士之壮举,名闻海内外,狼牙山也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和河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一座座雕像,庄严肃穆,令人敬仰,他们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如果没有历史,就没有今天,所以,我们寻找那些已经被时间带走的身影,感受他们身上那些无私无畏的民族性格。
同样在红色保定,位于阜平县城南40华里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根据地,曾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就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它为中国抗战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坐落其间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内运用大量珍贵的照片,文物以及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了晋察冀军民所创下的光辉业绩,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再现了晋察冀根据地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我们继续往南,追寻党史记忆,历史的烽烟扑面而来,在太行山的东麓,一个干净整洁的小村庄,绿树掩映土黄色的房屋,简单却排列有序,一眼望去,也就百十户人家,在1948年,这个小村庄发生了一件大事,决定了中国的命运,这个村庄就是西柏坡。西柏坡是党中央、毛泽东进入北平前,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在此,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赴京建国,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踏上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富强、民主、文明道路的征程。这一片红土,一片热土,说不完道不尽的平山西柏坡,它总能给人以生活的美好启迪。
红色是根基,红色是希望,红色是支撑我们今天奋发向上的力量,所以我们怀着敬畏之心追寻燕赵大地红色历史的脉络。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村,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敌后总校所在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是一座规模较大的抗大专题陈列馆。陈列馆门楣镶嵌着杨成武上将题写的匾额。馆内由序厅、主题厅和西展厅三部分组成。序厅的中央黑色的花岗岩卧碑上镌刻着金色的前言。毛泽东同志为抗大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尤其引人注目。这里气势恢宏,质朴庄重,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刘伯承、滕代远、何长工等部分中央领导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如今,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已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成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如果说抗大陈列馆让我们知道抗战的浩气神威永世长存,激励着和平年代的中华儿女,那么让一种思想得以传承,让革命焕发出新的智慧和力量,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一座城,一支队伍,一段历史。
在河北西南端的清漳河畔,今天的涉县,革命纪念地遍布,被人们亲切的称作“中国太行红河谷”。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129师在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率领下,挺进太行进驻涉县赤岸村,创建了全国面积最大、最巩固的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司令部院内,刘邓当年亲手种下的丁香和紫荆,枝繁叶茂,无言地向游人诉说着当年的艰苦岁月和革命精神,将军岭上,邓小平塑像耸立山顶,刘伯承、刘向前元帅安息在这里,从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了开国元帅2位,大将3位,上将18名,中将48位,少将295位,正是九千将士赴涉县,卅万大军出太行,赤岸六年风和雨。
当我们追忆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的历史时,既熟悉又陌生,总会给我们以新的力量,而那份激励我们的英雄气节,已然积聚成燕赵大地的品格。荡涤、净化着我们的心灵。为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保持建党时的奋斗精神,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
我们来到位于河南、山西交界处的安阳林州市,“世界第八大奇迹”耸立于此,它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这就是红旗渠。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到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据计算,如果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如今,红旗渠已经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红色基因,血脉相传,我们穿越燕赵大地,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当隆隆的炮声随着时间的前行,渐渐远去,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现代、向上、充满生机与魅力的城市,我们感叹红色太行,是一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地方,是一个衔接历史与未来的地方,是一个启迪哲思聚集能量的地方,当我们以亲历者的情怀和真诚去回顾那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时,我们自豪,我们光荣,我们更会把这些传奇铭记成为我们永久的记忆。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继续感悟历久弥新的共产党精神,带着英雄们的思想、精神、情怀,去憧憬和创造更美好的红色中国。
更多内容请搜索:书画时间公众号
上一篇: 研学旅行‖禅房农耕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