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青
张建青,河北省安新县人,从小在白洋淀畔长大,喜书法、善篆刻,从事芦苇工艺创作近三十年,独创芦苇画透雕衬绒纸技术,擅长山水、人物画。
芦苇工艺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间工艺结合的共同体, 芦苇画本色天然朴素,充分体现出国人朴实无华、内敛低调的特点。每年冬季选割芦苇,挑那些三伏天长出来的、未完全成熟的芦苇,这样的芦苇皮薄、节长、韧性好且耐高温。芦苇去皮,在节节处剪开,每节中间刨开,温水泡过后用铁熨斗烫成一张平整的苇片,芦苇画所需要的材料就完成了。然后经过画样粘贴、剪、刻、烙、叠加、拼图等多重工序,一幅芦苇画就完成了。
张建青芦苇工艺画以出类拔萃、技艺精良的纯手工工艺著称。手工作画,将做画者的思想融入到画作之中,最后呈现出来的才是一幅有生命的艺术作品。在芦苇画制作中,对人物面部表情的处理是考验一个手艺人技艺功底的关键,她所做的《释迦牟尼佛》开脸曾得到过佛教人士的赞誉。巨幅芦苇画作品《五百罗汉》是她历经六年完成的代表之作。
2009年白洋淀芦苇画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列。为了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坚持做好芦苇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的工作。当人民大学的学生到我的工作室交流学习时,我不仅给他们展示了芦苇工艺画的制作过程,也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让他们离开时都能带走一幅自己亲手完成的芦苇画。只有让学生们亲自尝试,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掌握技能后也能传授给别人。这样,芦苇工艺就会像滚雪球一样传承下去。我也曾走进课堂,为小学生们现场示范并讲授制作芦苇工艺画的过程,学生们课后纷纷给我展示他们自己的。从他们稚气的目光中,我看到了好奇和兴趣,也看到了芦苇画的未来。